在冷冻电镜技术中,样品冷冻质量直接决定最终成像分辨率。投入冷冻法(Plunge Freezing)作为很常用的冷冻固定技术,以其操作简便、成本低廉的优势,成为单颗粒分析的方法。
投入冷冻技术原理
投入冷冻技术通过将样品载网直接投入-196℃的液态乙烷/丙烷中,实现超高速冷却,使样品中的水形成非晶态冰(玻璃态冰)而非破坏性的六方晶冰。
关键步骤:
样品应用:将3-5μL样品滴在电镜载网上
滤纸吸样:用滤纸从边缘吸除多余液体,形成薄液膜
快速投入:机械臂快速将载网投入液态乙烷中
液氮保存:将冷冻后的样品转移至液氮中存储
技术优缺点分析
优势:
操作简单快速,单个样品仅需几分钟
成本低廉,无需复杂设备
能够保存表面纳米结构
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制备
局限性:
仅能处理<200nm超薄层样品
厚样品内部易形成冰晶
需要优化样品浓度和缓冲条件
对样品均匀性要求较高
适用样品类型
投入冷冻技术特别适合以下样品:
病毒颗粒(流感病毒、新冠病毒等)
蛋白质溶液(膜蛋白、复合体等)
脂质体及纳米颗粒
核糖体及其他大分子复合物
单层细胞及细胞器悬液
手动 vs. 自动投入冷冻对比表
技术参数 | 手动投入冷冻 | Leica EM GP2 自动投入 |
操作难度 | 高(需熟练技巧) | 低(一键启动) |
重现性 | 低(依赖操作者) | 高(程序化控制) |
环境控制 | 无 | 温湿度可控(4-60℃, 99%) |
样品通过率 | 30-50% | >90% |
液层一致性 | 差异较大 | 高度均一 |
适用用户 | 有经验研究者 | 所有级别用户 |
Leica EM GP2自动投入冷冻仪:
精准控制的冷冻专家
全自动机械控制和环境参数可编程设计,有效解决手动操作的不确定性问题。其内置的温湿度控制舱(4-60℃, 湿度最高99%)能有效防止样品溶液挥发,确保实验条件的高度重复性。
Leica EM GP2 可调整二次冷冻剂温度,在实现快速液化的同时,可定义不同的冷冻温度,获得更佳的冷冻结果。
EM GP2配备智能吸滤系统,通过精确定时控制滤纸接触样品的力度和时间,确保每个样品都能形成厚度均匀的薄液层。机械投掷装置以高度一致的速度和角度将样品投入冷冻剂,实现超高冷却速率,确保水分子玻璃化。
冰层厚度均匀
冰层厚度不均匀
应用案例展示
病毒颗粒
微管
细菌
细胞
核心功能:
环境参数可调:温度(4-60℃)和湿度(最高99%)精确控制
过程全自动:从吸滤到投入全程程序化操作
冷冻剂温度可调:快速液化,且可实现特定温度冷冻
高重现性:确保每个样品获得一致的冷冻条件
防污染设计:封闭式工作舱避免环境污染
用户友好:触摸屏控制,操作简单易学
该仪器特别适合病毒学研究和蛋白质结构分析,能够大幅提高样品制备成功率和数据质量,是单颗粒分析研究的理想选择。
选择正确的冷冻方法,
让您的电镜研究事半功倍!
相关产品:
EM GP2自动投入冷冻仪
点击此处申请样机试用
电话
微信扫一扫